【以理眀道,用心聆听】
终于进入了理念世界的学习,教授一再提醒我们,用心聆听,用心感受,去感受那个味道。最初进入理念世界课程前,仍然会警惕那种玄学的味道,因为以往接触的超思维内容都会有一种无法道明、不可说的味道,可意会不可言传,好像很神秘,然而在教授开篇也告诉我们,将用逻辑的方式,以理眀道,去推演证明是否存在这样一个理念世界。
对于人类两大谜题“认识世界”和“认识自己”,古希腊哲学对世界本源的探索形成了本体论,由于人类认知上的结构性缺陷,一路追寻源头,依然无法证明本质,原子论面对了测不准原理的挑战;理念论面临了不完备性定理的挑战。认识论在笛卡尔“我思故我在”证明了存在了作为思考的主体的我,然而我们无法观察自己本质是什么,物自体不可知,因为我们在现象世界,即是观察者,又是被观察者,人类理性无法了解世界源头。
问一个好问题,往往比获得答案更重要。在混沌里,珍贵的是我们再次试图去解答世界本源、我本为何这样的题目,重新去面对和思考这个题目。
世界本源是什么,西方哲学和东方智慧都对此有很多的根智慧,这些向着世界源头这个问题的解答,在不同的时期,在不同的领域,使用不同的用词,都在试图做出描述和回答,我们认识世界的是不同角度的信息,而非本身,世界的本源,是高于我们所有现象世界之外的,那个存在,本体,道,天国,理念世界。
如何证明存在着理念世界?使用两个原逻辑:第一性原理和自指性。我们对于第一性原理已经熟悉,什么是自指性,指自己创造自己,创造者就是被创造者。比如遗传学的基因,就是自指性;逻辑里的第一因,也符合自指性,自指性是神性法则,单向性法则。
通过以上两个原逻辑,证明理念世界是世界的本源,而且唯一。
第一步,任何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,而且是在系统之外,那么在我们的现象世界之外,也一定存在一个高于它的系统,柏拉图称为理念世界,老子称为道,佛教称为佛,耶稣称为上帝;第二步,这个系统是一个还是多个呢?本体世界创造出现象世界,而且是单向性的,因为自指性的单向性法则,那么本体只有一个,本体创造了自己,即是创造者,也是被创造物。证明完毕。
结论:本体世界,存在是一。
【透过那手指望向那月亮】
对我来说,这真的是一节超级烧脑的课,为了跟上教授纯逻辑推导的过程,把这节课反复看了四次,每一次都希望能够自己流畅地去复述出对本体的探索,但还不能如愿,直到看了第五次,在最后一小节,忽然get到那么一种感觉,月光洒向我的身上,也许我还不能言明月亮,但我已经感受到了如水的月光。
我尝试着用自己的逻辑习惯,去概括一下本体世界。
通过第一性原理和自指性,能够从逻辑上证明对应着现实世界的存在,一定存在着一个而且是唯一的本体世界,它即是创造者,又是被创造者,The ONE is!那么关于本体,又有什么特征呢?
对应着现实世界,我们认识世界有三个角度,有时间和空间、能量和质量、思想和思维,分别是时空、能量和意识。
结论一:本体世界是零时空场,没有时间,没有空间。
使用的元逻辑:凡是被创造之物都不在本体世界。时间和空间都是在奇点大爆炸之后才有,因此是被创造之物,既然是被创造之物,一定不在本体中,因此,本体世界是没有时间、没有空间的属性。没有时间我们称为永恒,没有空间我们称为无限,非常奇妙地,在本体世界,无限就是永恒,真正的永恒是没有时间,真正的无限是没有空间。
这个结论,让我们可以破除了对时空观的二元对立,在时间上,没有时间就没有过去和未来,就没有了生死,就不用对死亡恐惧。
零维时空,我理解它就是对照着已有的时空观,存在四维、三维、二维、一维,再往下去定义,就是零维时空,它存在于奇点。(逻辑推理:奇点大爆炸之后开始有时空,到奇点的时候就没有时间没有空间,而没有时间、没有空间,就定义为零维时空,那么零维时空=奇点=奇场)。
结论二:无限小=无限大之处,就是本体
分形理论,可以用来解释本体存在于无限小等于无限大之处,分形中任何一个点进去都是同构性的、自相适的,因为奇点就等于奇场,所以这是绝对分形。
结论三:临在当下,就会进入无限大的本体之处。无限小和无限大之处所在就是本体,那么无限小的切口,进入后就是无限大,因此,所谓临在当下就是找到那个最小的切口。因此,零维时空,就是此时此刻,无时无刻,无处不在。
结论四:探究本源,是为了建立与源头的连接,获得确定性、力量。
结论五:对源头的探究,不同的宗教、先贤所指都是一个源头。对本体世界,所有的开头表达就是错,越把定义神圣化,就会离源头越远。
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,所以建立了数论哲学;而欧几里得则在毕达哥拉斯的基础上构建了形论,也就是他的著作《几何原本》;而牛顿又在欧几里得的基础上以惯性和力为基础建立了力学理论…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对世界的不同理念,分别围绕着自己建立的理念系统来认知这个世界,也反过来用自己的理念来改造了这个世界。
世界还是那个世界,但我们每一个人眼里的世界却都各不相同,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认识,也就有对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理念,既可以一念成佛,也可以一念成魔,还可以一念天堂,一念地狱。我们的先人真的太会造字了,念,上面一个今,下面一个心,合起来就是“今心”,也就是“当今的心”。我们或成魔或成佛,或在天堂或在地狱,不取决于我们此时此地身在何处,全然取决于我们的心是什么样子的。我们的“心”看不见摸不着,我们经常说的“日久见人心”是通过观察一个人长期以来的行为举止来发现此人的“心”,然而这也只不过是“心”借助人的行为来表达出来的部分存在,也并非是“心”的全部或者真实的存在,不过这倒是可以理解为识别人的分别心的方法,但这种识别是双向的,因为对于被识别人和识别人来说,都是人的分别心才会产生出对“心”的认识。也就是说,我们都是用识别心去认识、判断别人的识别心,也就是将心比心。
我们每一个人的理念世界,都是在用我们自己的“心”去比这个世界的“心”,也在用自己的“心”去改变世界,但同时也是被“心”锁在“这个世界”里面。How poor we are!
版权声明:本文著作权归广州网站优化原作者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谢谢支持!
转载请注明:广州建网站公司:理念世界读书笔记 | 广州seo首选狼道seo